讓德國人掀起如邪教般的蔬菜狂熱,一見陽光就變臉的白蘆筍-UrbanSavour好味兒

讓德國人掀起如邪教般的蔬菜狂熱,一見陽光就變臉的白蘆筍

 
分享
蘆筍的致命吸引力在歷史上已有悠久的歷史,除了歐洲在兩千年前就已開始種植外,蘆筍也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。蘆筍的英文「Asparagus」,源自希臘語,意作「嫩芽」。人們常見的青蘆筍一年四季都吃得到,但較少見的白蘆筍僅在春天收成,其稀有的程度在過去是只有皇室貴族才有機會品嚐的珍饈美味。法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度夫人,甚至將白蘆筍比喻為「Points d'amour」,意思是「愛的尖端」,更是凸顯其細膩清爽又無法取代的絕妙滋味。

蔬菜界中的高貴吸血鬼

白蘆筍讓人為之瘋狂的原因,除了獨特口感與營養價值,稀有性更為關鍵。一般來說,蘆筍的平均生長期需 2-3 年,綠蘆筍與白蘆筍皆為同一品種,只是白蘆筍的生長必須避開日照,若是受到日曬,便會產生綠葉素使得白筍轉綠,而改變其口感。雖白蘆筍在生長之際,會長出厚厚一層的皮,來保護筍肉不受陽光照射,但若遇上過強的日曬,仍會影響白蘆筍的出產,加上僅在春天出產,這也讓白蘆筍成為了如吸血鬼般無法見光的存在。
而白蘆筍自身的避曬機制,也間接造成了「剝皮」這道手續成為料理白蘆筍時的重要工程,若剝皮剝得不夠精準,可能會讓口感變得苦澀,而影響其鮮甜的滋味。總是研發出許多「黑科技」(厲害到恍如超越現代科技)的德國人,甚至為了白蘆筍發明九種不同型號的蘆筍剝皮機。

令人著迷的白色狂熱

在德國,人們更是對白蘆筍情有獨鍾。五月是德國蘆筍盛產的季節,在這個季節裡,每家餐廳的菜單上都能輕易地找到白蘆筍,德國人甚至可以吃掉14萬噸的白蘆筍。而每年正逢產季時,德國更會舉辦「Spargelfests」蘆筍節,幾乎每個週末德國人便會攜家帶眷、呼朋引伴前往參加蘆筍節派對。城鎮廣場上通常會有許多攤位販售白蘆筍料理,現場更有音樂表演等娛樂活動。而在這之中,最受矚目的重頭戲則是選出代表各個城市的「蘆筍皇后」的票選活動,由此可知蘆筍在德國人心中所佔的地位,蘆筍皇后不僅被視為美麗、自信與智慧的象徵,也必須負擔起推廣蘆筍的重責大任。

100%綠蘆筍、白蘆筍、紫蘆筍變變變?

除白蘆筍讓人為之瘋狂外,其他還有綠色以及紫色的蘆筍。三種顏色的蘆筍都可以在春天時購得,其中以綠蘆筍最為常見。而究竟這三種蘆筍的不同之處是什麼?顏色不一樣烹調方式也不一樣嗎?
紫蘆筍只來自特定的蘆筍品種,莖含有較高的糖分,口感較甜。白蘆筍與綠蘆筍的差異則在於生長方法。如前所述,白蘆筍是地下種植。農民在白蘆筍上堆積了一堆厚厚的泥土或用黑色塑料覆蓋,以確保沒有一縷陽光照射到蘆筍上,這一過程稱為「黃化」,因此,不暴露在陽光下,不會產生葉綠素的為白蘆筍,任其穿越泥土自然向上生長的則是綠蘆筍,味道則略帶草味。
100%營養方面,綠蘆筍因含有最多的鉀,鈣,維生素B和C,葉酸和β-胡蘿蔔素,也具有最多的顏色纖維而被認為是營養價值最豐富的。紫蘆筍則含有較多能抗氧化的花青素。
三種顏色的蘆筍都很適合以燒烤方式料理,簡單水煮後,搭配荷蘭醬或搭配其他蔬菜製成沙拉也是很常見又簡單的吃法。若有機會在農夫市集或超市上碰見這稀有的吸血鬼蔬菜,可千萬要把帶回家,品嚐屬於春天的自然滋味。

 

 


延伸閱讀|
頂級的法式美味──勃艮地紅酒燉牛肉
在哥本哈根開闢一座質樸農莊:與自然共生的 HØST 餐廳 


文 / 三成

Cover Photo Credit:ohmydish.com

Photo Credit:saveur.com / guide.michelin.com / thespruceeats.com / youtube.com / kitchenproject.com / eatingwell.com / calgaryherald.com / bonappetit.com / weekender.com / four-magazine.com / madison.com /ohmydish.com